8 月 29 日晚,广东博物馆举办“湾区话乐”主题活动,奏响广东音乐,暑期“粤博之夜” 系列活动圆满收官。本次 “粤博之夜” 聚焦广东传统民间音乐,以乐曲为引串起粤港澳三地的广府记忆,梳理同根同源的文化脉络。
活动期间,广东博物馆正在展出 “粤胡百年——高胡与广东民间音乐文化展”,展览聚焦广东民族乐器高胡,通过本土音乐藏品展示了广东音乐的历史源流,使观众感受到音乐艺术与文化的影响,领略到音乐背后的岭南风情。
“湾区话乐” 活动以《雨打芭蕉》开场,高胡、扬琴等乐器的配合演奏,表现出南国雨水充沛的盎然生机,舒畅之情感染了在场观众。而粤剧演员葛锐娟演唱的《昭君出塞》,则借红腔展现了昭君远嫁的家国忧思。随后,南亭会乐团的演奏家余乐夫与胡琴演奏家吴迪合作,演奏了粤乐宗师吕文成的经典作品《青梅竹马》,跳跃的音符展现孩童活泼的情态。
此外,活动还演奏了《平湖秋月》《娱乐升平》等经典曲目,通过广东民乐高胡的出色演奏唤醒了观众的粤曲记忆,其中余乐夫的原创作品《踏雨心晴》也在活动中亮相。经典乐曲《赛龙夺锦》被改编成舞蹈,用振奋的舞姿展现了广东龙舟文化与精神。活动最后以《步步高》结束,乐句不断攀升的调式表达了岭南人民对生活蒸蒸日上的祈愿。
广东音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轻、柔、华、细、浓的旋律特征具有独特的岭南韵味。其旋律承载着粤文化共同的乡音与情感,在传承与发展中历久弥新。2025 年的 “粤博之夜” 系列活动共推出 4 场不同主题的专场活动,累计吸引了数千名观众参与。未来,广东博物馆将继续创新形式、深化内容,为公众带来更精彩的文化体验,继续以高质量发展态势面对更广阔的观众群体。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爱侠 通讯员 彭楚瑜)
炒股咋加杠杆,炒股配资论坛,证券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