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征程中,社会工作作为党的工作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使命。2024年3月,历城区委社会工作部正式挂牌成立,由此翻开了历城区社会工作的崭新篇章。
成立一年半以来,该部紧扣“1246”社会工作思路,锚定“边组建、边推进”的实践路径,始终将“政治建设为魂、党建引领为纲、民生服务为本、改革创新为要”贯穿工作全程,交出了一份社会工作“精耕善治”的亮眼答卷。
从新兴领域党建的“破局突围”到基层治理的“减负赋能”,从数字治理的“智汇赋能”到民生诉求的“精准响应”,从志愿服务的“品牌深耕”到社区人才的“选优育强”,历城区委社会工作部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多元联动、服务触达、治理增效”的社会治理新路径,为新时代基层善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历城样本”。
破题攻坚:在体系重构中筑牢善治根基
基层治理的效能,源于体系的科学性;而体系的稳固,离不开党建“根脉”的坚实支撑。
历城区委社会工作部自成立之初便清晰认知:要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首先需筑牢党建引领的治理根基,尤其要攻克新兴领域党建“覆盖难、作用弱”的普遍性痛点。为此,该部以“组织覆盖+功能强化”双轮驱动,推动党建与新兴领域发展深度融合。
组织架构系统化,让党组织成为新兴领域“主心骨”。从制度层面破题,健全区委“两新”工委工作规则及委员单位职责分工,明确“两新”工委工作要点,构建起权责清晰、协同联动的工作体系。深入开展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全面摸排“三有”非公企业1296家。通过单独组建、区域联建等方式,积极推动有党员的企业实现党的组织覆盖、无党员的企业实现党的工作覆盖。2025年,“三新”领域发展党员计划增至83名,占全区发展党员计划的20.19%,有力推动党组织在新兴领域的“扎根”进程。
资源对接精准化,打通“政府-企业-群众”服务链条。依托“菁英论坛”搭建“党建+业务”对接平台,以需求为导向成功举办5期论坛;印发《历城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及“友好场景”建设实施方案》,构建社区、楼宇、商圈、园区和站区等“5个友好”工作体系,明确20项具体措施;开展“凝新聚‘历’新新向荣”暖“新”服务月、“爱满泉城 携手同行”关心关爱服务季系列活动;成立历城区“直播电商+网络主播”联盟“星潮汇”,兴举办网络主播培训班3期,培训串联起政府、企业、主播、服务的全链条资源。
典型示范创新化,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提升”。持续发掘、培育、推荐全区优秀典型案例,唐冶街道绿地汇社区《探索现代化产业社区新模式,打造“产·城·人”三态融合发展共同体——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街道绿地汇社区服务企业案例》荣获“第二届全国社会工作党建创新典型案例”三等奖,实现“党建引领行业发展、行业助力基层治理”的良性循环。推荐一名先进典型入选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榜单,获评“最美志愿者”。
深耕细作:在精准服务中彰显民生温度
治理的精度,关乎民生的温度。历城区委社会工作部敏锐洞察群众的多元需求,推动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以“诉求响应+资源联动”破解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让治理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减负赋能,解开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枷锁。联合印发《历城区开展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按照“摸底调查—分析研判—集中整治—跟踪问效—总结评估”的实施步骤推进,排查整改8大类21小类问题,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转变。开展村级“践承诺、守规约、重协商、促公开”主题活动,推进村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深化基层群众自治实践,确定7个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监测点,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回头看”,加强基层负担常态化监测。
民意征集,让群众声音成为治理的“指南针”。陆续出台《济南市历城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办法(试行)》《历城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流程》《历城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试点任务清单》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在此基础上构建“1+14+376+X”立体多元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体系,实现全区一体统筹、14个街道全面覆盖,376个村(社区)广泛延伸,各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线下标准化设立10个区级人民建议征集直报点,349个人民建议征集点,在全区各行各业遴选16名区级特邀建议人。在街道、村(社区)选配基层建议收集员,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活动,通过与居民“拉家常”的方式,主动倾听居民的急难盼愁,了解其实际需求。线上在“爱历城APP”开通人民建议征集直报平台,在“历接历办”小程序内嵌“人民建议”模块,在“历城社会工作”微信公众号设立人民建议专栏,切实解决了老旧小区改造、道路修缮等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多元服务,温暖覆盖民生“全场景”。积极开展“左邻右社”泉城社区欢乐荟系列活动,将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等活动主题有效融入,累计举办活动400余场,参与群众达上万人次。发布优秀“社区主理人”项目5个,开展社区居民需求调研及“居民的理想社区”大讨论,推动群众从“服务受益者”转变为“治理共谋者”。组织开展市级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申报,城市之光社区“创新开展社区场景规划,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王舍人街道“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能力建设”入选全市泉城活力社区建设基层治理创新实验项目。
智汇赋能:在融合创新中提升治理效能
数字化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加速器”。历城区委社会工作部主动拥抱数字变革,以“人才赋能提素质、数字赋能提效能”为抓手,推动社会工作从“传统治理”向“现代化治理”跨越,让“智慧”成为善治的核心支撑。
数字平台构建,实现治理资源“一网统管”。依托“历接历办”综合治理平台、数字化社会工作体系平台,推动“两新”组织党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行业协会商会、社会组织等四类群体“入网入格”,通过空间可视化、数据动态化、管理网格化,实现党建资源“一图统管”、治理效能“全网贯通”。依托数字治理平台,搭建多元化服务入口,建立服务办理全流程数字化跟踪机制,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提升治理服务的精准度与群众满意度。
数字社区优化,推动供需对接“一键响应”。以“数字街区、数字场景、智慧社区”为主线,重点打造港沟街道溪山居社区、鲍山街道曲家村等数字应用典型。整合民生咨询、事务办理、诉求反馈等服务功能,实现群众需求“一键提交”。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群众需求热点与规律,精准预判服务需求,推动治理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供给”转变。在推进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中,历城区港沟街道溪山居社区和鲍山街道城市之光社区被确定为现场教学点,展现了历城区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数字社会等多项工作的亮点特色。
数字能力提升,打造专业“治理队伍”。数字化的落地,离不开人的能力支撑。历城区委社会工作部建立分层分类的数字素养培训体系,针对基础工作人员开展大数据分析、数字平台操作、智慧场景应用等数字化工具应用等专项培训,夯实队伍数字理论基础与实操能力。鼓励基层工作人员参与数字化治理实践项目,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形成 “懂业务、通技术、善治理”的复合型基础整治团队,帮助基层工作者打破“数字壁垒”,为数字化治理提供人才支撑,让服务精准度再上一个台阶。
选优育强:在人才培育中提升服务水平
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的落地,关键在人。历城区委社会工作部深知,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心系群众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做好社会工作的核心力量支撑。为此,该部通过“以赛促学、品牌培育、高校合作”,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模式,让社区工作者成为基层治理的“行家里手”。
高校合作,在学习中成长赋能。持续发力人才培养,推动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济南大学等高校合作,组建社会工作高校智库,定制社会工作类培训课程包,启动“历城区社会工作人才成长赋能计划”,以高校专业师资参与案例复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场景塑造能力训练营等活动模式,不断深化“校地合作”。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组织发动2025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举办考前培训班,推动社区工作者队伍中专业社工持证人数突破1500人。
以赛促学,在实战中检验能力。坚持“优中选优、实战导向”的原则,搭建学习交流、实战练兵的平台,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创新的治理理念,历城区代表队在2025年济南市首届社区工作者职业能力大赛中包揽团体赛前2名,并代表济南市参加省级决赛,获得团体二等奖,4名驻区社工在2025年济南市社会工作者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的优秀成绩,以赛促学、以赛代训、以赛提能成效明显,职业认同感有效提升。
品牌培育,在成长中夯实根基。人才培养需要“长效机制”,历城区委社会工作部打造了“助‘历’同行”志愿服务品牌,成立区级志愿服务联合会,组建区级新兴领域青年志愿服务联盟,发布“青创派”“稼轩故里文化讲堂”等首批新兴领域青年志愿服务项目7个。积极推动专业社工与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优势互补、资源整合、高效联动,开展“用爱填空 随心家园”“妈妈唠嗑团”等暖心项目143个,华山街道城郡社区入选全省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
善治之道:历城实践的启示与展望
一年半的探索,历城区委社会工作部交出了一份“精耕善治”的答卷,每一项举措都直指基层治理的“痛点”,每一份成效都承载着群众的“期待”。
这份实践背后,蕴含着新时代基层善治的“历城启示”:党建引领是核心,精准服务是关键,数字赋能是手段,人才培育是基础。
站在新的起点,历城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探索仍在继续。未来,该部将进一步深化“1246”思路,推动党建与治理深度融合、数字与服务精准对接、人才与实践双向赋能,让“善治之力”持续温暖民生底色,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着历城经验与力量。
炒股咋加杠杆,炒股配资论坛,证券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